今天在看罗素的《西方哲学史》时,忽然想到了这个想法,我认为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“用户体验“的影响因素。
我们来看与式子相关的元素因子,他们是:交互性、艺术性、用户感知量、技术含量。
引用内容:
交互性即产品的交互性能。
艺术性即产品的美感度(包括物理造型、颜色等等)。
用户感知量是指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对产品的感情、用户的心理等表现用户心理状态的一个不稳定的混沌值。
技术含量值表明了一段时间内的全世界的平均技术能力。
反过来作为逻辑表达式的因子,当然他们的各自取值也就只有2个,即“0”与“1”。
将4个因子进行“逻辑与”运算,我们可以看到,每一个值都将影响到用户最终的体验。就像安理会表决一样,一票否决则会全盘否决。其实这个式子是一个定性分析的过程,现实中不存在“0”与“1”,因为没有无技术的产品,也没有无设计美感的产品、更没有最糟的用户心情,相反的一面更不存在,至少马克思哲学原理是这样解释的,但是至少说明了每一项指标都将影响到最终的用户体验。
准确的说,上面图示的球体图形,多少像是在向大家展示定量分析,因为大家都做过空间几何题,所以会认为画个球是为了求其中的某个未知值。但是我想说做定量分析太难了,不是么?或者你可以直接说不可能,因为上面的每一项我们都不能用一个值来衡量,用户感知量更不可能,我倒感觉有些绝望。于是我尝试下面的办法。
我们可以对某个因子确定一个固定的值,或对某一个因子做一个值域的约束。然后对各因子进行数学或工程学的计算,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值,但是这样的方法我现在没有相关的支持,所以还有待于商榷。
对于这个球体,有一点需要补充,就是这个球体对于三维坐标的关系,我认为坐标系中每一维的量级不一样,衡量标准不一样,尽管每一个值可以定义为0至1的取值,但是还是有所不同的,所以图示的三维长短我画的很随意。而球体的意义在于他脱离了坐标系,它的的半径大小将对其他三个因子得出的值的空间张度进行限制,也就是说技术含量约束了用户体验值的感觉值。如果坐标中有一维与球体表面相交,我倒认为这没有什么意义,但是绝对不能超出球体,这其实只是概念上的表示。
以上就是我对“用户体验”从另外一个角度的认识与看法,欢迎大家批评指教,谢谢。
信大家已经对网站用户体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了。用户是一个网站生存下去的根本,各位网页设计者们千万不能只专注于网页设计的新颖度,却忽视了网页的基本作用。用户是根本,就和顾客是上帝是一个道理。